close

世界那麼大我們愛旅行
軍牌粉絲 INDAHMU.COM
崗仁波齊峰位於何處?
崗仁波齊峰位於何處?,翻開西藏地圖,不難在西南邊境線附近找到崗仁波齊和瑪旁雍錯的名字。
崗仁波齊,藏語意為「雪山之寶」,海拔6714米,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山頂終年積雪。崗仁波齊酷似一座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的山體使之與眾不同,四面陡峭的崖壁正對著羅盤的四方,而南面更為出名,一條長長的縱向裂口被水準向的岡底斯礫岩所截斷,形成一個「」---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誌。崗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它的地位在於四種宗教--印度教、耆那教、苯教和佛教數以億記的教徒尊奉它為世界中心而虔誠信仰它。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即指此山。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苯教時期,崗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彼時有苯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苯教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在西元前5-6世紀興起的耆那教中,崗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創始人瑞斯哈巴那?獲得解脫的地方。印度人稱這座山為Kailash,認定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眾水之源,日月星辰以此為軸心往復環繞,各行其道。印度教有三位主神-創造之神婆羅賀摩、保護之神瑟奴、毀滅之神濕婆,其中以濕婆法力最大,地位最高,其宮殿就位於Kailash,而他的妻子烏瑪女神則坐在他的膝上。另一個說法是,烏瑪女神每天在瑪旁雍錯中沐浴,他倆千萬年的交媾使精液積為雪山,由於眾神的不滿和詛咒,此地才成為缺乏生命的雪線荒漠。在河流方面,西藏人與印度人說法類似,都認為神聖的四條大河:獅泉河(森格藏布)、象泉河(朗欽藏布)、馬泉河(當卻藏布)、孔雀河(馬甲藏布,印度人稱黃牛河)都源自崗仁波齊。源於北坡的獅泉河成為印度河的上游;源於西側的象泉河被稱作薩特累季河;發育於喜瑪拉雅與岡底斯山前丘陵間的馬泉河---雅魯藏布進入印度叫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與恆河相匯;源於喜瑪拉雅的孔雀河則系恆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rjalanan 的頭像
    perjalanan

    中國走透透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