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那麼大我們愛旅行
軍牌粉絲 INDAHMU.COM
峨眉山金頂 簡介
峨眉山金頂簡介,峨眉山金頂
——樊宇重光金碧輝煌
金頂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為峨眉精華所在。1983年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金頂最高處,有一稀有珍品,稱作「金頂銅殿」,為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妙峰禪師請西蜀藩王潞安捐造的。殿高8米,寬4.8米,深4.3米,上為重簷雕甍,環以繡棕鎖窗,通體皆用銅件焊成。屋頂簷瓦餾金,在陽光映照之下,金光閃閃,迢耀百里,固名金頂。銅殿內置普賢騎象銅像,高5米多,兩旁陳列24尊銅佛,現規模僅次於萬年寺。門枋陰刻「雲棧劍閣」和「峨眉山道全圖」,四周銅壁上刻有經文和佛像萬尊。在銅殿外還樹有銅塔和銅碑。有趣的是,一般寺廟的大門都是朝南的,唯獨峨眉山的都朝東,金頂的銅殿,卻又例外的朝西,這也可算是峨眉山的獨特之處了。據說從前西藏來的信徒只禮拜金頂,因為釋迦牟尼的故鄉在西域。該殿不幸在清代燒燬。
金頂過去有大小寺廟及寮捨等共計548間,可容千人同時進食,是全山最宏大的一處建築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曾撥款維修。十年動亂卻又使其遭受了嚴重破壞。更為嚴重的是佔用金頂的有關單位把木質結構的廟宇當作柴油發電機房,1972年4月8日引起火災,無情的大火將金頂、華藏寺全部燒燬。大火燒燬銅門2扇、銅壁7面、銅碑1座、銅塔2座、銅爐、銅瓶、銅鏡難以其數;燒燬象牙佛、錫蓮燈、饋砂佛經書、古代名人字畫等8972件;永德和尚也被火燒死。
特別是《北隆藏經》在全國只有兩部,而金頂廟裡珍藏的這一部是最齊全的,共7600本(木刻版),被大火燒為灰燼。事故責任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大火發生後,各級政府十分重視金頂華藏寺的重建,周恩來總理生前曾多次過問此事。從1986年起四川省人民政府撥專款350萬元進行重修。同年8月破土動工,經過4年的緊張施工,於1989年建成,移交峨眉山佛教協會管理。新建的金頂華藏寺建築面積為169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由高、中、低三重連接組建,分金殿(普賢殿)、大雄寶殿、彌勒殿、祖堂、方丈室、禪堂和寮房等。佈局合理,錯落有致,紅牆黃瓦,白玉欄杆,大理石地面,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格局。正門華藏寺匾額為趙樸初會長手書。1990年9月11日,雲集海內外200餘名高僧大德和千餘名各界人士隆重舉行了落成典禮暨開光法會。新建的華藏寺巍峨雄偉,富麗堂皇,雄峙於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金頂之巔,使峨眉山更添秀色。重修的華藏寺採取了鋼筋混泥土框架結構及石磚混合結構,配備了防火、避雷、蓄水排水設施。
金頂華藏寺位山勢而建,中軸線上由低到高分佈著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彌勒殿。殿門上懸掛著趙樸初先生題寫的「華藏寺」金匾,兩側是「萬德莊嚴」(覺光法師題)和「願海莊嚴」(竺摩法師題)橫匾。寺內供奉銅鑄彌勒佛像,通高2.9米,背後是韋馱銅像,通高2.6米。殿內還有三足銅鼎和明萬曆年間銅碑等文物。
彌勒殿兩側是客堂,並有通廊依山連接大雄寶殿,構成一四合天井。天井正中放置著一口銅鼎,高達5米,四周各放一尊鐵鼎,1.6米至1.7米高。
大雄寶殿殿門正中是黑底金字的「大雄寶殿」匾額,兩側有「願王聖地」、「靈山一會」、「銀色世界」、「梵宇重光」等匾,都是1990年開光時隆蓮、寬霖、真禪等贈。殿中供奉著銅質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內還有銅磐、銅鐘等法器以及銅鑄像、銅普賢像等佛教文物。
最高層是普賢殿,即金殿、金頂,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門的匾額有「金頂」、「行願無盡」、「普賢願海」、「華藏莊嚴」等,為趙樸初、本換、明腸等題寫。殿門兩側有香港寶蓮寺聖一法師題寫的對聯:
華藏長子,七處九會,輔助毗盧闡大教;
金頂真人,四方八面,來朝遍吉出迷津。
殿內供奉普賢騎象銅像,普賢端坐在蓮花台上,手執如意,蓮台置象背上,白象腳踏四朵蓮花。整個造像通體銅鑄,通高4.5米。殿內還有銅鼎等物。
登金頂,是所有遊人香客遊覽峨眉、朝拜普賢的最大願望。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燒香敬佛,流連於神的世界,還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觀:日出、雲海、佛光和神燈。
在金頂臥雲底的東面,有一懸空600多米的斷崖,雄險奇偉,為全山第一巨岩,名捨身崖。又因此處可以看「佛光」、「佛燈」,所以又叫睹光台。每逢天高雲淡,玉宇澄清,站在睹光台上遠眺天下,天蒼蒼,地茫茫,遠近諸峰盡在腳下。在這些山海峰浪之外,一望無際。看東方,峨眉江、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曲折環流,成昆鐵路貫穿南北;望北方,丘陵蜿蜒,直毗成都平原;南顧,大小涼山層巒疊嶂;西盼,青藏高原群峰披雪。江山如畫,大地似錦。更為難得的是,此處還是望日出,觀雲海,賞聖燈,看佛光的絕妙之處。
金頂華藏寺海拔3千多米,氣候嚴寒,生活在這裡的僧人們要克服生活、氣候等諸多方面困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rjalanan 的頭像
    perjalanan

    中國走透透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