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那麼大我們愛旅行
軍牌粉絲 INDAHMU.COM
介紹一下方苞
介紹一下方苞,方苞(1668一一1749),他首先提出「義法」的主張。所謂「義」,即「言物」,所謂「法」,即「言有序」。「義」指文章的思想內容;「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他要求文章的形式服從於內容,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文章語言要做到「清真雅正」和「雅潔」,去掉「冗辭」,直到「一字不可增減」。「義法」說,涉及文章的立意構思、佈局謀篇諸問題,對形成有益的文學理論,有積極的意義。
「桐城派」是清代中葉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劉大j啤?ω荊嵌際前不脹?僑耍食啤巴?橋傘薄?br/>
「桐城派」散文理論的建立,是從方苞開始的。
補充
方苞(1668-1749)清代散文家。字鳳九,一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進士。五十年,被牽連進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獄。赦出後隸漢軍旗籍,入直南書房。累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曾寫《獄中雜記》,揭露當時司法制度的黑暗與殘酷,具有現實意義。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提倡寫古文要重「義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時始終以此為宗旨,文章寫得雅潔精練,沒有支蔓蕪雜的毛病,開創清代古文的新風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學和唐宋散文,因而發表很多文章反對黃宗羲、顏元的反程朱理學的思想,在當時影響極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補遺》2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