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北京 (1077)
- Jan 08 Sun 2012 11:15
蓬島瑤台-景點
- Jan 08 Sun 2012 11:14
蒙古包-景點
- Jan 08 Sun 2012 11:14
葛利普墓-景點
葛利普墓
葛利普(A.W.Grabau,1870-1946),著名美國地質學家,近代地層學的創建人之一。祖籍德國。因家境貧寒,曾以作報童和裝訂工人謀生。經業餘勤奮自學,獲麻省理工學院旁聽生資格,後正式考入該院地質系,苦讀9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05年受聘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並當選為紐約科學院院士,不久出任副院長。1920年應邀來華擔任中國農商部地質調查所顧問,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
葛利普在中國從事地質、古生物研究和教學26年,對中國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是中國地質學會的創建會員之一,曾任學會理事和副會長。他獎掖備至,循循善誘,培養了一代中國地質學家。他熱愛中國。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時,他致書美國總統,要求支持中國人民的鬥爭,他曾站在中國地質調查所門口,阻擋日兵接收,並始終不同侵略者合作。太平洋戰爭爆發後,72歲高齡的葛利普被關進集中營長達四年之久,倍受折磨,但仍孜孜不倦地著述。1946年3月26日逝世。北京大學教授會遵照他的遺願決定將他的骨灰葬於北大紅樓(沙灘)旁的地質館前。
- Jan 08 Sun 2012 11:14
蓮花池公園的荷花競相怒放-景點
- Jan 08 Sun 2012 11:14
茅茨土階-景點
茅茨土階
中國古代建築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延綿的歷史,成為世界建築發展中的光輝篇章。
《中國古代建築》陳列以大量的圖表、照片、實物、細緻精美的模型,介紹了中國古代建築從茅茨土階的原始狀態發展到明清時代城牆高築、佈局嚴整的宮廷建築。再現了我國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力,展示了中國古建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
- Jan 08 Sun 2012 11:13
茂陵-景點
- Jan 08 Sun 2012 11:13
英華殿-景點
英華殿
英華殿位於紫禁城內廷外西路西北,始建於明代,初曰隆禧殿,隆慶元年(1567年)更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華殿是明清兩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嬪禮佛之地。
整座院落南北長80m,東西寬約60m ,佔地5000?左右。分為南北兩進院,南院中部辟山門,門後為寬敞的庭院。第二進院門為英華門,正北即英華殿,門、殿之間有一碑亭,。殿後宮牆西北隅辟門,北出可至內西橫街。英華殿院落東西兩側原各有一座跨院,東跨院及內諸旗房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拆除,改為西筒子路北段,西跨院至今尚存。
英華殿坐北面南,面闊5間,黃琉璃瓦單簷廡殿頂。明間開門,三交六?菱花?扇門4扇,次間、梢間為檻窗,三交六?菱花?扇窗各4扇。殿內設佛龕7座,供西番佛像。殿前出月台,上陳香爐1座。台前有高台甬路與英華門相接。甬路兩側菩提樹各1株,為明萬曆皇帝生母聖慈李太后親手所植。殿前碑亭內石碑上刻乾隆御制英華殿菩提樹歌、提樹詩。殿的左右有耳殿各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均明間開門,雙交四?菱花?扇門4扇,次間為檻窗,雙交四?菱花?扇窗各4扇。
- Jan 08 Sun 2012 11:13
若隱若現的窗簾線-景點
若隱若現的窗簾線
|
中心賽場的看台上,12個花瓣之間都有四角形的開口,開口裡幾十條鋼絲若隱若現。這些開口不僅是12個送風口,把自然風送到賽場幫助參賽人員和觀眾降溫。開口上的鋼絲是「遮陽簾」的「拉手」。當陽光強烈時,拉手機會自動把設置在屋頂上的「簾子」拉下來抵擋陽光。
- Jan 08 Sun 2012 11:13
蘇州街-景點
- Jan 08 Sun 2012 11:13
花瓣在空中綻放-景點
- Jan 08 Sun 2012 11:13
花境漂流-景點
- Jan 08 Sun 2012 11:13
節日裡的天安門-景點
- Jan 08 Sun 2012 11:12
節日-景點
- Jan 08 Sun 2012 11:12
良鄉多寶佛塔-景點
良鄉多寶佛塔
良鄉多寶佛塔俗稱良鄉塔,在房山區良鄉鎮東北的燎石崗上,建於遼代。 塔為平面八角形,高約36米,五級空心樓閣式。塔身第一層高大,正東南西北各辟券門,其餘四面開直欞窗,簷下施隱作磚斗拱,有梯可登。四面原有佛龕,佛像已遭破壞。登塔可北望北京城,南眺涿州城。現為北京地區唯一的樓閣式塔,又稱吳天塔,現已整修一新。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 Jan 08 Sun 2012 11:12
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景點
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成立於1986年,位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南側,總面積9000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座向公眾開放的綜合性航空科技博物館,宗旨是:「普及航空科技知識,為振興中國航空事業,發展世界航空科學技術而努力」! 北京航空館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教學場地。北京航空館包括三部分:兩個展覽廳和一個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停機坪,展出有數十架世界各國的飛機,其中有著名的P-61「黑寡婦」、P-47「雷電」、 GRMK「鷂」和「北京1號」等。展廳內設有航空發展史、中國航空工業成就 和中國航天技術成就等專項展覽;輕型、超輕型飛機;噴氣式和活塞式發動機,航空儀表、武器及部分演示設備。此外,還有大量模型、圖片及影視播放等項目。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