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華殿-景點

英華殿
    英華殿位於紫禁城內廷外西路西北,始建於明代,初曰隆禧殿,隆慶元年(1567年)更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華殿是明清兩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嬪禮佛之地。
    整座院落南北長80m,東西寬約60m ,佔地5000?左右。分為南北兩進院,南院中部辟山門,門後為寬敞的庭院。第二進院門為英華門,正北即英華殿,門、殿之間有一碑亭,。殿後宮牆西北隅辟門,北出可至內西橫街。英華殿院落東西兩側原各有一座跨院,東跨院及內諸旗房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拆除,改為西筒子路北段,西跨院至今尚存。
    英華殿坐北面南,面闊5間,黃琉璃瓦單簷廡殿頂。明間開門,三交六?菱花?扇門4扇,次間、梢間為檻窗,三交六?菱花?扇窗各4扇。殿內設佛龕7座,供西番佛像。殿前出月台,上陳香爐1座。台前有高台甬路與英華門相接。甬路兩側菩提樹各1株,為明萬曆皇帝生母聖慈李太后親手所植。殿前碑亭內石碑上刻乾隆御制英華殿菩提樹歌、提樹詩。殿的左右有耳殿各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均明間開門,雙交四?菱花?扇門4扇,次間為檻窗,雙交四?菱花?扇窗各4扇。
    明代每年萬壽節、元旦於英華殿作佛事,事畢之日有人扮作韋馱,抱杵面北而立,其餘僧眾奏諸般樂器,贊唱經文,並於當晚設五方佛會。每逢夏歷四月初八「浴佛日」,供糕點「大不落夾」200對,「小不落夾」300對,供畢分別賜予百官。明慈聖皇太后薨,萬曆皇帝上尊號曰「九蓮菩薩」,奉御容於殿中。
    清代皇太后、皇后俱以此處為禮佛之所。祀神日於案下設小桌,供奉「完立媽媽」。平時每月供乳餅及水果,設太監專司香燭、掃灑、坐更等事。咸豐二年(1852年),咸豐帝亦曾親詣此殿拈香禮拜。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rjalanan 的頭像
    perjalanan

    中國走透透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