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原裝保險套訂購軍牌項鍊,可以在上面刻字,也可以貼上喜歡的貼紙或裝飾,美的沒話說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直到目前,軍牌項鍊都是年輕人喜愛的炙熱商品 若搭配軍裝或背心或內衣來穿著,那可真是帥呆了呢! 軍牌刻字,我們以手工雕刻幫您刻上永不抹滅的淺刻文字 建議,軍牌正面刻上四個大字,軍牌背面刻上名字 請在標單中註明雕刻字樣!!

目前分類:中國 (4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望叢祠-景點

望叢祠
望叢祠位於郫縣城南,距成都市20公里。為古代蜀國望帝杜宇、叢帝開明的祀祠。郫縣古為蜀都,相傳望帝杜宇教民務農,叢帝開明為民治水。二帝遺愛於民,後人尊祀。原而帝分祠,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邑令趙可度將望帝與叢帝合祀,建望叢祠。此後各代均有修葺。1985年擴建後,望叢祠佔地面積為5.5萬平方米,望帝陵高15米,叢帝陵高12米。祠內樓亭池榭錯落起伏,遍種翠柏,枝繁葉茂。每年清明前後舉行賽歌會,起源於「杜鵑啼血」的故事。祠前門屏牆上鑲嵌有刻石《望叢祠》三個大字,為辛亥革命志士但懋辛手書。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陂亭-景點

月陂亭
月陂亭位於上甘棠村東南的謝沐河邊。它是通往兩廣的重要古驛道。這裡曾經建有石亭,故稱石亭、石樓,後稱月陂亭。 在月陂亭數十米的石壁上,鐫刻有27方古代石刻,這些石刻綿延宋、元、明、清4個朝代。石刻內容豐富,一是敘事或功德碑,共12方;二是唱和詩及八景詩,共6方,如南宋的「判府思齋題墨」,「甘棠八景」等;三是勸諭文2方,如清代刻的「大宋忠臣文山公書」、「先賢嘉言事親」等;四是感懷詩4方。月陂亭石刻對於研究宋、元、明、清時期形成的村史、民俗、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的價值。這些石刻中以文天祥書法題辭的「忠孝廉潔」最為有名,據說,村裡有一位在臨安任太守的官員叫周德源,與文天祥交往甚密。文天祥書贈四字,周視為珍寶,告老還鄉時攜回村裡。此後,村中周姓一族皆以此為銘,並於清乾隆二十八年鐫刻於石壁之上。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湖-景點

月湖
又名西湖,位於寧波市城區的西南,開鑿於唐貞觀年間。宋元祐年間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紹興年間,廣築亭台樓閣,遍植四時花樹,形成月湖上十洲勝景。這十洲分別是:湖東的竹嶼、月島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嶼、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煙嶼、雪汀和芙蓉洲。此外還有三堤七橋交相輝映。宋元以來,月湖是浙東學術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薈萃之地。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大史學家萬斯同,這些風流人物,或隱居,或講學,或為官,或著書,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曲阜孔廟-景點

曲阜孔廟
座落在曲阜城內,其建築規模宏大、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為我國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後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擴建成現代規模。廟內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御碑亭」13座。

  遊覽孔廟應著重遊覽中軸線上的奎文閣、十三碑亭、杏壇、大成殿及其兩廡的歷代碑刻。孔廟內的聖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裡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曲阜孔子六藝城-景點

曲阜孔子六藝城
曲阜孔子六藝城位於城南春秋路東首。以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當年教授的「六藝」(禮、岳、射、御、書、數)為主線,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運用現代高科技方式建造的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城。城中有景觀八處,分「孔子列國行」、「禮廳」、「書廳」、「御廳」、「樂廳」、「射廳」、「數廳」等,可使您寓教於樂,在汲取傳統文化精華的同時感受現代藝術的精湛美妙。

  門票:38元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真八角亭-景點

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位於猛海縣城西14千米景真山上,建於傣歷1063年 (公元1701年)。亭高15.42米,寬8.6米,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座為折角亞字形磚砌須彌座。身為多角的磚砌牆,開四門,鑲有各種彩色玻璃,並用金銀粉印出花卉、動物、人物圖案,光彩奪目。頂為木結構,屋脊上安裝各式傳統花鳥、陶器飾物,簷系銅鈴,剎桿裝有花卉圖案銀片。全亭顯得玲瓏華麗,造型美觀,屬傣族佛教建築中的珍品。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洪-景點

景洪
景洪是西雙版納的首府,距昆明800千米,遊人多乘飛機前往。西雙版納,是傣族聚居區,古代傣語稱 "猛巴拉納西",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之意。西雙版納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屬熱帶、亞熱帶氣候,風光無限,風情獨特。主要景區有:猛罕的橄欖壩、曼飛龍白塔;猛海的景真八角亭;猛侖的熱帶植物園;猛侖的亞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猛養的自然保護區,包括野象谷等。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德鎮-景點

景德鎮
景德鎮素稱瓷都,是江西省的省轄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北宋景德年間(公元1004-1007年),真宗趙恆命燒製的御器,質地精良,聞名於世。由於器書有「建年景德」這字樣,故天下咸稱「景德鎮」。由此得名,沿用之今。

  「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這是郭沫若同志對景德鎮的讚譽。景德鎮製造陶瓷的歷史悠久,據近年考古調查,早在戰國時代,這裡就有了制陶業,唐代制瓷業已比較成熟,宋代即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產瓷區,著名的影青瓷曾轟動一時,元代這裡是全國制瓷技藝最高的窯場,元王朝在此設立了「浮梁瓷局」。明朝以來,景德鎮一直是全國的瓷業中心,明、清時製造皇宮用瓷的御器廠均設在此地。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陀山-景點

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前人對普陀山作了這樣高的評價: 「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 之勝,當推普陀。」把普陀與人間天堂西湖相比,應該說,這個評語是客觀的。

  普陀山位於浙江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呈狹長形,南北最長處為8.6里,東西最寬外3.5公里。最高處佛頂山,海拔約300米。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論在哪一個景區、景點,都使人感到海闊天空。雖有海風怒號,濁浪排空,卻並不使人有驚濤駭浪之感,只覺得這些異景奇觀使人振奮。普陀山既以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林深邃見長。登山攬勝,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島浮在海面上,點點白帆行駛其間,景色極為動人。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吉島-景點

普吉島
普吉島是泰國最大的島嶼、安達曼海的「珍珠」、東南亞具有代表性的旅遊度假勝地。它的魅力首先在於它那美麗的大海。島嶼的西海岸正對安達曼海。這裡的海灘類型豐富,有清靜悠閒的海灘,有豪華的、像是私人度假用的海灘,有海上體育運動盛行的海灘,有夜晚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的海灘。

  帕通海灘是普吉代表性的海灘,那裡的海灣深深凹進,風平浪靜,是一個優良的海水浴場。它最先得到旅遊開發,已有眾多的飯店、別墅、餐館、購物中心和旅遊紀念品商店。附近的邦古拉街是體驗熱鬧夜生活的好去處,那裡有許多露天酒吧。而拉圖·提托街則有許多攤鋪營業到深夜,熱鬧非凡。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晉祠-景點

晉祠
晉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祠原為紀念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而建。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關於唐叔虞祠(即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已經頗為出名了。晉祠現已稱為一個有著幾十座古建築的中國古典園林的遊覽勝地。

  晉祠的文物古跡很多,比較著名的有:聖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聖母殿十晉祠的主體,也是現在晉祠的最古老的建築(始建於北宋),殿高19米,面寬7間,進深6間,殿的四周有圍廊。建築學家們認為這個殿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昭君墓-景點

昭君墓
昭君墓位於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的大黑河畔,墓身為人工夯築的封土堆,高達33米,矗立在一片平疇中,更顯其巍峨高聳,姿態雄偉。遠望陵墓呈青黛色。據說每年「涼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時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歷代相傳稱為「青塚」。「青塚擁黛」被譽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昭君墓佔地1.3公頃。墓前有平台及階梯相連;與中原地區漢代帝王陵墓的形制頗近。第二層平台及墓頂各建有一亭。佇立墓頂,極目遠眺,陰山逶迤崢嶸,平疇阡陌縱橫,墓草青青,古木參天。昭君墓周圍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墓地的景色似乎時時都有變化。民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峰,午如鐘,酉如縱」,更增添了昭君墓這一塞外孤墳的神秘色彩。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海公園-景點

星海公園
星海公園由佔地15萬平方米的陸域園林長達800多米的弓形海水浴場組成。陸域園地內萬花繽紛,千樹交錯,鵝卵石鋪就的條條甬道,把棋樂亭、望海亭、海巖亭、迎潮亭、瑾花亭連在一起。東西兩端有臨海懸崖,立其上觀滄海,可見小島亭亭、輕舟點點、波光粼粼、海天相連,令人心曠神怡。東小山有一「探海洞」,沿洞內石階蜿蜒而下,深谷之後,豁然開朗,大海頓呈面前,浪花突臨足下,十分有趣。海水浴場沙灘平坦,水流緩慢,水深適中。每年夏季,遊人絡繹不絕。

  海裡挺立著一塊神秘的大礁石,有個神奇的傳說,透露了該礁石的「來歷」 。星海公園即因該星石而得名。礁石的來歷:遠古時,星海公園這一帶海域本是烏魚的家園,有一天,兇惡的鯊魚看中了這個地方,企圖霸佔,烏魚便與鯊魚展開了英勇搏鬥。一直打了三天三夜,烏魚勢力弱小,眼看要支持不住了,但是得道多助,天上的太上老君看到了這個情景,便隨手搬來一塊煉丹的青石,向在後面指揮的鯊魚王砸去,把它壓在海底,其它鯊魚見狀倉惶而逃。因為有這塊星石守護,鯊魚再也不敢前來侵擾,所以星海海灘沒有鯊魚,大家可以放心游泳。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島湖-景點

星島湖
原為洪潮江水庫,方圓600平方千米,有大小島嶼1026個, 形狀各異,林木蒼翠,宛如一顆顆明珠撒落在碧波之上,湖光山色,綺麗迷人。電視連續劇《水游傳》"水泊梁山"的拍攝基地就曾設在這裡。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清皇家陵寢:清東陵、清西陵-景點

明清皇家陵寢:清東陵、清西陵
清東陵地處遵化縣西北部馬蘭峪的昌瑞山南麓,面積達78平方公里,位於北京以東125公里,故名東陵,它和清西陵是我國現模最大、體系完整的古代封建帝王及其后妃陵墓的建築群。東陵地勢向陽,地形寬敞,河流左環右繞,四周山脈前拱後衛,帝后陵墓各依山勢東西排開。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永寧山下,是清朝四個皇帝陵、三個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園寢的陵墓群。陵區內樹木茂盛,景色宜人。關於清西陵有一些傳說,本來清王朝入關後已選定河北遵化昌瑞山麓為陵區,為什麼順治帝的孫子雍正又另選陵址呢?一種說法是雍正派人去東陵查勘,認為沒有理想的地方,於是派人另找,便找到易縣這塊地方。另一種說法是,雍正當皇帝,是篡改了父親康熙的遺詔,因此不敢葬在父皇的旁邊,找個借口另辟陵址。到乾隆時,又規定以後父、子不葬一地,相間在東、西兩兩陵選址建陵,因此,東西兩陵的規模大體相當。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清皇家陵寢之清東陵 清西陵-景點

明清皇家陵寢之清東陵/清西陵
明清皇家陵寢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縣西北部,西距北京125公里,是一座規模宏大、體系完整的古代帝王后妃陵墓群。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清皇家陵寢之明顯陵-景點

明清皇家陵寢之明顯陵
明清皇家陵寢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湖北省鍾祥市城東7.5公里的明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圓陵墓面積1.83平方公里,是我國規模最大的明代帝王陵寢之一。頤陵的建築格局,從整體看,宛如一個巨大的「寶瓶」,分內外圍城,外圍城高6米,寬1.8米,長3500餘米,紅牆黃瓦,隨山勢起伏,雄偉壯觀。外圍城南端為兩重陵門,稱新、舊紅門。紅門內似如游龍的神道連陵寢,神道兩側建有龍鳳門,石雕文武臣、將軍、立馬、臣馬、麒麟、像、駱駝、獅子、獬豸、華表、御碑亭及龍行神道,九曲河蜿蜒其間,其上架有五道漢字白玉石拱橋。內圍城建有稜恩門、稜恩大殿、陵恩門、明樓、塋城、瑤台等,建築宏大,雄偉壯觀。特別是呈「8」字形的兩大塋城,隱藏著一段動人心魄的宮延歷史。外圍城外,原建有陵衛、更鋪、軍戶、禮生樂戶等。優美的自然風光,神奇的風水寶地,雄偉的皇帝陵寢,動人心魄的明宮故事,令游心迷神搖,留連忘返。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月島-景點

明月島
明月島風景區位於齊齊哈爾市區西北的嫩江中游。它是黑龍江省內的一座著名公園,知名度僅次於太陽島。兩島南北遙相呼應相成一對美麗的「姐妹島」。熱鬧的太陽島,幽雅恬靜的明月島;太陽島富含現代氣息,明月島則更顯古樸典雅,兩島各具特色,各有情趣,相映成輝。

  明月島是一座江心島,因形同一彎明月倒映在嫩水之上而得名。它是北部邊疆野趣盎生的自然風景區,融古典建築為一體,是一處難得的北國園林山水風景區。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教寺-景點

明教寺
俗稱「曹操點將台」,在市內淮河路東段北側,距淝水、津水和逍遙津都不遠。史載,三國鼎立時期,魏主曹操四次到達合肥,臨陣指揮,築此高台教練強弩兵將,以御東吳水軍,迄今為止已有1700多年歷史。教弩台高4.3米,面積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台上有屋上井、聽松閣兩處古跡。屋上井以超過民房屋脊得名,為當時曹軍將士飲水之源。聽松閣是曹操「望敵情、運籌帷幄、納涼休息」之所。周圍松拍挺拔,濃蔭蔽日。後被譽為廬陽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蔭」即此。

  梁武帝時又在台上建有鐵佛寺。唐大歷年間又重修擴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為明教寺。後毀於戰火。現在的明教寺,聳立台上,雄偉壯觀,乃清光緒十一年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謨雲遊募化,按原樣重建而得。明教寺現為全國重點寺廟,由佛殿、藏經閣、西廂園三部分組成。殿分正殿和後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寶殿飛簷翹角,風鈴叮鐺,殿脊高聳一巨大錫葫蘆,銀光閃耀,直刺雲天,顯示了我國佛教寺宇威嚴莊重的建築特色。寺內鐘鼓齊鳴,梵音繚繞,充滿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孝陵-景點

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位於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現存下馬坊、大金門、碑亭、石獸、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大石橋、享殿、方城和寶城等古跡。自下馬坊至方城,縱深2.62公里,當年圍繞的紅牆周長22.5公里,植松10萬株,養鹿千頭,陵前還專設"孝陵衛",派萬名士兵守衛。

  明陵神道從下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門、紅門和西紅門(此兩門已毀)、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聖德卑"亭)到石刻止。800米長的神道石刻,頗為壯觀。前半段兩側立石獸6種12對,依次是:獅、獬、駱駝、象、麒麟、馬,每種4只,兩立兩臥。石獸盡端立石望柱(又稱華表)一對,過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軀,文臣武將各四,分立道旁。孝陵石人、石獸均為整塊石料雕鑿而成,體量高大,生動粗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經典之作。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