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星堆-景點

三星堆
三星堆
歷史悠久的三星堆位於成都平原北部之沱江沖積扇上,北臨沱江支流湔江(俗稱鴨子河),因其發源於岷山南麓之茶坪山,相傳即古蜀魚鳧王田獵之湔山而得名。悠悠五千載,勝跡昭汗青。 傳說:玉皇大帝在天下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廣漢的湔江邊,成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黃土堆,猶如一條直線上分佈的三顆金星,故稱三星堆。與三星堆隔河相望,為一處高出周圍的弧形台地月亮灣,月亮灣曾有一顆高大的馬桑樹,虯枝怒放,玉樹臨風,被稱之為婆羅樹,月夜此地別有一種清幽神秘,形成聞名遐邇的漢州八景之一的「三星伴月一婆羅」。現在考古發掘確認:三堆土實際是這個千年古都的南城牆,城牆上有兩個缺口,因年代久遠,城牆坍塌剝蝕而成。三星堆的實體已在7.80年代燒磚瓦的熱潮中夷為平地。而僅存的半個堆也是在1986年磚廠取土中發現兩個祭祀後停止挖土才保存下來。

三星堆遺址
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城西南興鎮,遺址分佈範圍達12平方公里。是四川境內目前所知一處範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研究卻數十年持續不斷。1929年的一個春天,當地農民燕道誠在宅旁掏水溝時發現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濃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廣泛關注。1933年,前華西大學美籍教授葛維漢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其發掘成果得到當時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評價。由此拉開了對三星堆半個世紀的發掘研究歷程。經考古發掘證實,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續時間近2000年,該遺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發展至商末周初,曾為古蜀國都邑所在地,其影響之大、價值之高,堪稱世界文化遺產。三星堆遺址考古的重大發現,揭開了川西平原早期蜀國的面紗,將蜀國的歷史推前了兩千多年,填補了中國考古學、青銅文化、青銅藝術史上的諸多空白。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博物館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廣漢城西鴨子河畔,南距省會成都約40公里,北離新興工業城市德陽26公里,博物館於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落成開放。主館面積7000平方米,是我國一座大型的現代歷史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共分四個不同類別的展廳,館內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展線長逾800米,以《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為主體內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上千件珍貴文物。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且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陳列充分運用各種現代表現手法,通過精心的空間組合,力求在內容設計和藝術形式有所突破和創新,旨在使三星堆這一大批精華薈萃的文化瑰寶在博物館這座神秘夢幻般的藝術殿堂得到充分的展示,文物內涵得到更深的發掘,從而使更多的觀眾熟悉中華歷史,熱愛中國文物。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rjalanan 的頭像
    perjalanan

    中國走透透

    perjal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