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魯寺
夏魯寺始建於1084年,由僧人傑尊西繞炯乃創建,傳說他在選定寺址的時候曾請示師父,師父說:我把手杖當箭射出去落下之處便是。那手杖正好落在一片嫩綠的草菌上面,寺名「夏魯」就是新生的幼芽或嫩葉的意思。11世紀是西藏宗教史上的非常時期,最後一代吐蕃贊普朗達瑪排斥和壓制佛教,10世紀時佛教幾乎銷聲匿跡,直到11世紀才開始復甦。14世紀初葉,夏魯萬戶長請來當時西藏最有學問的布頓仁欽珠住持夏魯寺,布頓一生著有200多種佛學書籍,是西藏大藏經《丹珠爾》的編纂人,是自薩班以後、宗喀巴以前,西藏最偉大的一位佛教學者。由於他從不染指政治,影響力相對較小,所創立的教派獨樹一幟,不屬於任何一派。他死後,夏魯寺開始了他的轉世傳承。十四世紀夏魯寺成為當時頗具影響力的一座寺廟,在該寺發展的鼎盛時期,寺中可容納2800名僧人,並曾以夏魯寺為中心,形成過夏魯教派,但並未對藏傳佛教產生過大的影響。據說夏魯寺還曾以傳播「神行法」而聞名,修得此法能長時間行走如飛,不需休息。
夏魯寺由夏魯神殿和4個扎倉組成,現今4個扎倉已成為民居,散佈於神殿的周圍。神殿上下有大小49間房子,佔地1500多平方米。底層大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和八大弟子塑像,兩邊的經堂內分別供奉著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第二層是漢式的四合院建築,正面神殿供奉釋迦牟尼和布頓仁欽珠的塑像,左右配殿昌壇城,前殿供奉慈尊佛像和十六羅漢。夏魯寺的壁畫年代久遠,因此欣賞價值很高。其中,許多人物和動、植物都帶有漢地的風采。迴廊上也繪有壁畫,有內容豐富的壇城,還有傳統的吉祥圖案。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公告版位
- Jan 14 Mon 2013 17:42
夏魯寺-景點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