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神農溪
神農溪位於巴東縣,城西北10千米處的巫峽入口處。遊人由巴東縣城乘巴士至約40千米處的棉竹峽,換乘一種名叫"豌豆角"的小木船,順流而下,可免跋涉之勞。神農溪發源於神農架南麓,彙集了17條溪水後,在西壤口破壁而下。神農溪自北向南,依次有三個峽谷段:棉竹峽、鸚鵡峽、龍船河峽。峽谷中陡壁聳立,兩岸山巖緊束,連綿達20餘千米。崖壁上可見石鐘乳、古棧道、巴人懸棺、飛泉、瀑布、溶洞、怪石奇峰等各色景觀。從山崖頂峰直至溪邊均覆蓋著原始植被,灌木林間常見野生動物出沒,山野間長滿了珍奇的花卉異草。沿線,可以欣賞到不少奇異的風景和土家風情。棉竹溪,清可見底,卵石可數,溪流中一里九灘,彎彎見灘,灘淺水急,船底常與卵石摩擦,平添了不少樂趣。鸚鵡峽內,有舉世罕見的九股水,又叫三色泉,清、渾、濁三色水匯入巨流之中,三色互不相混,並行而流,各自有形有貌,為神農溪的一絕。燕子阡,坐落在離水面120米的巖壁上,洞高100多米,寬40多米,規模不亞於利川的騰龍洞,是牛場河伏流的出口。洞內一千丘田,壯似山嶺,高50餘米,寬30米左右,表面有大小方、圓不等的層層梯田,酷似山區中的水田阡陌。洞內棲息著數不清的金嘴燕,燕子阡也由此得名。洞內的鐘乳石姿態萬千,絢麗多彩,涼氣襲人。這裡還有不少洞穴,多留有古代巴人的遺跡,或白蓮教義軍抗清征戰的遺跡。崖壁間還常見高懸的巖棺。
手寫風軍牌:www.indahmu.com
全站熱搜